9月10日,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臨床醫學院全院師生歡聚一堂,召開以“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譜寫教育強國建設華章”為主題的教師節表彰大會,全院師生共慶第41個教師節,“臨床醫學教育AI智能體與知識庫”在現場正式亮相。
在數字浪潮席卷各行各業的當下,醫學教育也迎來深刻變革的契機。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臨床醫學院基于前期積累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學院正有計劃地推進AI賦能教學生態建設,系統性實現教育教學數字化轉型。通過虛擬仿真還原急危重癥與罕見病場景,使學生得以反復演練;AI平臺生成個性化學習路徑,實時分析操作數據,為教師提供精準教學反饋;數字化資源拓展學習時空,支持學生課后隨時復習與虛擬實操。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臨床醫學院黨委書記杜建時表示,“臨床醫學AI智能體與知識庫”不僅打破了傳統醫學教學的時空限制與資源壁壘,讓優質教學資源實現了普惠共享,更為學院開展“個性化、精準化”的醫學人才培養政策,提供了智慧化、標準化的技術支撐。它還將進一步推動全國醫學教育數字化轉型加速進程,更將進一步間接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杜建時對青年教師提出三點建議,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需求,借助數智工具與案例教學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敢于成為“跨學科與數智化”的探路者,主動學習AI與虛擬仿真技術,積極嘗試跨域合作;傳承“精益求精”的醫者精神,教學嚴謹、終身學習,將醫療前沿融入課堂,既做知識的傳遞者,也做教育的創新者。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三臨床醫學院院長劉林林從實踐層面分享了數智賦能教育的價值。她表示,“智慧醫學”微專業的開設,旨在培養能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智慧醫院和醫療大數據應用落地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為學生鋪就通往新興、高價值領域的道路,使其在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成為未來醫療行業的創新者。學院將依托吉林大學優勢學科,創設《機器學習醫學工程應用》《醫療大數據與數據挖掘》和《醫學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等全新融合課程。在安全合規前提下,為學生提供脫敏的真實醫療數據與臨床問題庫,并建立以“交叉能力”為核心的多元評價機制,重點評估學生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