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特稿|中德汽車合作的吉林路徑-新華網
  • <li id="mmm8m"></li>
    <li id="mmm8m"></li>
  •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7/25 14:44:45
    來源:《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特稿|中德汽車合作的吉林路徑

    字體:

    【原標題】從模仿追趕到自主創新 中德汽車合作的吉林路徑

    文/本報記者  段續 邵美琦

    盛夏七月,第22屆長春國際汽車博覽會盛大啟幕,來自全球的汽車品牌齊聚“汽車城”,新產品、新技術競相亮相,盡顯活力與創新。

    作為中德汽車合作的重要承載地,長春的聚光燈下不乏德系車企的身影。長春汽博會不僅是展示前沿成果的平臺,更是觀察中德合作新進展、感知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脈動的重要窗口。從1988年一汽與大眾攜手起步,到如今奧迪在華首個專門生產純電動車的基地落戶長春,中德汽車產業合作在這里落地生根、開枝散葉。

    在吉林省,中德汽車合作走出了一條從技術引進到聯合研發、從整車制造到本地配套、從市場拓展到產業生態共建的特色路徑,為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注入了新動能。

    2002年12月30日拍攝的一汽-大眾奧迪A6生產線( 徐家軍 攝)

    破繭

    1953年7月,第一汽車制造廠(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前身)在長春市西南舉行奠基典禮,拉開了中國汽車工業的序幕。三年后,新中國第一輛國產汽車“解放”下線,結束了中國不能自主制造汽車的歷史,奠定了長春作為“新中國汽車工業搖籃”的地位。然而,“私家車”的概念在當時還很遙遠,直到捷達車的出現。

    1988年,中國一汽和德國大眾正式簽約合作。彼時,德國大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威斯特摩蘭有一座工廠停產,經過多輪談判,整套生產設備轉讓給一汽,但需自行拆裝運送回國。

    搬遷任務十分艱巨,為此,一汽先后派出98人,設備拆遷歷時21個月?;貒?,由于經歷了長時間海上運輸,幾乎所有零件都生了銹斑。

    “就是用手摳,也要把銹除掉?!敝袊嚾丝恐环數膭蓬^一點點擦亮了中國汽車工業走向世界的起點。此后20年間,這套設備成功產出2537777輛捷達車身,直到被更先進的生產設備取代。如今,這套設備的一部分被重新組裝,陳列在一汽-大眾長春基地歷史文化展館。

    “德國大眾與吉林省、中國一汽已有近40年緊密合作的良好基礎,書寫了獨一無二的成功故事?!苯衲?月23日,到訪長春的德國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這樣評價這段跨國合作歷程。

    從最初僅有一個品牌、一款捷達轎車,到現在擁有大眾、奧迪、捷達三大品牌、30多款車型的龐大矩陣;以長春為起點,形成覆蓋西南、華南、華東以及華北地區五大基地的戰略布局;從引進吸收德國先進技術和設備,到探索創新、致力研發,一汽-大眾見證了中德汽車產業的合作共贏之路,也彰顯了吉林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

    3月21日拍攝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焊裝車間(新華社發)

    跨越

    5月31日,2025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車展上,奧迪Q6L e-tron系列車型開啟預售。這一代表德國大眾“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的全新車型,產自位于長春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這家企業的“超級智能生態工廠”,由沖壓、焊裝、涂裝、總裝、電池五個車間組成。焊裝車間有824臺機器人,焊接自動化率達100%,機器人每秒鐘能完成1-2個焊點,精度達到0.1毫米……

    從曾經的燃油車時代,到年產銷量突破1200萬輛、領跑全球市場的新能源車時代,中國汽車產業近年來的新能源變革和發展受到全球矚目。德國合作伙伴通過建項目、搞研發等方式,持續在中國、在吉林增資加碼、開拓市場。

    30多年前,奧迪是第一家在華本土化生產的高端汽車品牌,中國逐步成為奧迪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2022年奧迪在華首個純電動車型生產基地在吉林省長春市破土動工,并于去年年底正式量產基于高端電動平臺(PPE)打造的奧迪純電動車型。

    “隨著汽車行業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車轉型,中德雙方都迎來了新的機遇?!眾W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施睿哲坦言,盡管面臨挑戰,但中國市場仍然提供了巨大的增長空間,奧迪有決心和意愿參與到這一發展進程中。

    走進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整塊的鋼板被送入沖壓機快速變成各個零部件,機械臂在流水線上靈活運作、精準搬運,這是大眾汽車集團體系中首條完全由中國企業設計制造的9100噸超大型沖壓產線,體現了外資企業與中國企業的緊密合作。

    本土技術的迭代更新讓老牌外資企業既在競爭下找到變革的動力,也在積極尋求合作共贏。奧迪與中國合作伙伴聯合開發新產品,目的是快速應用中國本土創新技術。2025年起,搭載了華為技術的高級智能駕駛輔助系統將應用于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基于PPE平臺的奧迪車型。

    施睿哲進一步闡釋,中國政府的政策極大地推動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充電基礎設施、自動駕駛以及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這也為新的市場入局者創造了條件。此外,中國消費者對新技術和創新持非常開放的態度,也在購車過程中對智能網聯技術格外關注。因此,中國市場對汽車廠商提出了獨特的要求,對外國品牌更是如此。

    共生

    彩織街位于長春市東南角,全長約1.5公里,曾是一條鮮有人至的小路。近年卻因異國餐飲興起而悄然“翻紅”。街邊幾家主打德式料理的小店,讓豬肘、酸菜、香腸等東北常見食材通過燜煮、熏烤、酸腌,透出濃濃的德意志風味。

    對德國人而言,長春不只是舌尖上的慰藉。在城市道路上,德系車頻繁穿梭,大眾、奧迪儼然成了“街車”,出租車也多采用捷達車型。

    2023年11月,德國工程師薩沙(左三)與妻子約翰娜(左四)在位于吉林長春的奧迪一汽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會議室開會。(顏麟蘊 攝

    數十年來,中德汽車產業合作持續深化,不僅推動了工業升級,也帶動了文化、體育等領域的互動交流。

    長春汽博會開幕當天,距離現場十幾公里處,長春市政府與中國一汽在南湖賓館簽署深化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合作協議,一汽-大眾將在長春基地落地4款基于大眾汽車集團全新平臺的新能源車型,計劃于2027年后陸續投產。

    中德汽車合作在吉林的發展歷程,是一部中國制造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模仿追趕到自主創新的時代縮影。從捷達車下線到奧迪純電動車的量產,從一條生產線的搬遷到構建整車—零部件—智能交通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吉林以開放的姿態、堅實的產業基礎和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持續吸引著德國等全球優質資源落地扎根。

    刊于《參考消息》2025年7月24日第8版

    編輯 楊汀

     

    【糾錯】 【責任編輯:邵守志】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观不卡9